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作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规划,对普通人具有深远意义,是值得反复研读的。(如何阅读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规划原文?可以先关注我这个公众号,在输入框发送“人工智能”就能看到了,不喜欢的话再取关也行)
因为这份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规划,直接描绘了未来十年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底层变革逻辑,普通人读懂它,就等于拿到了新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地图。
它不是远景口号,而是清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:到2027年,AI终端普及率超70%;2030年超90%,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;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社会。这意味着AI将在3-5年内像移动支付一样无处不在,普通人必须提前准备。
它将重塑所有行业与职业:“人工智能+”不再是“连接”,而是“赋能”与“重构”。从工厂到农田,从医疗到教育,AI将深度参与设计、生产、服务全流程,催生大量“人机协同”的新岗位。未来竞争力不在于是否会被取代,而在于能否用AI提升效率、创造价值。
它预示了下一个财富分配窗口:如同十年前的“互联网+”造就了一批新巨头和新职业,今天的“人工智能+”将带来新一轮创业、就业与投资机遇。文件明确指向6大方向——科技、产业、消费、民生、治理、全球合作,每一个都是普通人可切入的赛道。
它要求全民具备AI素养:国家已推动AI通识教育进中小学,目标2030年前基本普及。这表明,AI能力将如同今天的英语和计算机一样,成为基础生存技能。越早理解,越能抢占认知红利。
它是中国引领全球的信号:从算力、专利到企业数量,中国已居世界前列,而此次顶层设计更凸显国家意志与制度优势,未来十年,中国有望在AI时代实现全面领先。
因此,这份文件不仅是政策,更是时代的宣言书。普通人读十遍,是为了彻底内化其逻辑,看清趋势,找到自己在未来社会的坐标。